千亿外资来袭,抄底我国资产。
2024年伊始,外资重现净流入态势,源源不断。
尤其是1月22日至1月26日期间,据财联社援引美国银行的报道,仅一个星期,中国股票基金吸引了119亿美元资金流入,约合人民币856亿。
119亿美元的周净流入,这个规模是2015年7月以来最大,同时也是史上第二大,而且以总量计算的话,整个2022年外资全年净买入也不过900多个亿而已。
看到这个数据,很多人可能会产生一种奇异的割裂感:
之前外资净流出,国外的各种金融机构、“权威”媒体,不是一直在唱衰我们吗?
其中股市、债务问题更是唱衰的焦点,怎么现在A股不振,外资反倒杀了个“回马枪”?
其实说到底,资本的目的永远只有一个,那就是赚钱,抄底A股的逻辑也很简单,那就是有利可图。
A股打响“2700点保卫战”之际,外资持续流入,恰恰为我们释放了新的信号,2024年的大趋势已经形成,或许与很多人想象中有些不同。
外资大规模流入,抄底!
过去几个月时间来,包括大摩、高盛等投行,以及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,都在疯狂地唱空我们。
以穆迪为例,这家有着鲜明政治立场的美国评级机构,不仅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稳定下调至负面,紧接着还把8家主要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。
穆迪对此给出的理由是“融资平台债务有可能转化为政府的负债,进而影响国家财政实力和可持续性”。
然而,尽管嘴上一直在唱空,但身体却很“诚实”:
去年11月、12月两个月份,国外机构在大举唱空地方债的同时,大规模增持我国的债券,尤其是12月,增持规模高达245亿美元,创下多年来的记录。
再比如去年曾3次唱空股市的大摩,每次唱空后都曾经悄悄买入A股。
为什么这些外资一边唱空,一边又在增持人民币资产,这不是很矛盾吗?
其实一点也不稀奇,资本永远都是逐利的,虽然外资对于金融市场极力唱空、打压,但实际上它们心里很清楚,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每年5%以上的经济增长,依旧是全世界最有活力、增长率最高、最有价值的资产市场之一,在中国赚钱的难度,比其他市场要低得多。
就像傻子都知道石油就是黑色的金子,肯定值钱一样,如今部分人民币资产价格低得并不合理,现在抄底买入的话,赚钱几乎是必然的。
因此,这也是外资“心口不一”的根本原因,除了看它们说了什么之外,我们更要看它们做了什么。
中国金融市场投资价值
前段时间,美国刚刚公布了2023年的GDP数据,尽管在部分外媒口中。美国经济是一幅烈火烹油般的火热景象,但数据不会说谎。
整个2023年,美国GDP规模达到27.37万亿美元,虽然同比增长2.5%,相较于2022年1.9%的增速有所加快,但如果我们细分到季度就会发现,去年3季度环比增长年率为5.2%,4季度则下降到了3.3%,美国经济增速正在下滑。
另外欧洲的情况甚至还不如美国,其中德国作为欧洲经济“火车头”,GDP已经出现了负增长。
反观中国,2023年GDP增速5.2%,随着政策的不断发力,经济正在呈现出温和复苏的态势,仍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。
所以在全球局势动荡,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,尽管外资嘴上不断唱空,但实际上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股票配资开户手机版并没有下降,反而由于价格走低,出现了抄底的好机会。
而这里外资持续唱空金融市场的目的也就很明显了:
正是为了打压人民币资产价格,找到合适的机会买入,人民币资产正在成为全球资本追逐的重要目标之一,这也是2024年的大势所趋。
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
经历了长达几个月时间的调整,国内金融市场情绪已降至冰点,而外资的凶猛买入,反而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,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。
首先从外部环境上来看。
美联储降息已经板上钉钉,只要今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,那么全球央行就会跟进,到时候全球资金的无风险回报率都会降低,股市也会跟着走出一波行情。
尤其与其他主要股票市场相比,A股目前处于严重的低估状态,相对而言处于低位,随着全球央行进入降息周期,那么处于严重低估状态的A股势必吸引大量资金买入。
其次从政策面上来看。
前段时间央行宣布降准0.5个百分点,高层密集发声呵护资本市场,国资委更是明确表态称:
“将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、稳定预期,加大现金分红力度,更好地回报投资者。”
因此,如今市场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,整个2024年,外资都将不断返场,人民币资产也将持续升值,这才是现在的大趋势。
当然了,信心修复需要时间,反弹不可能会一蹴而就,仍需要我们耐心等待,最重要的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。
写在最后:
外资大规模地唱空,难以掩盖中国经济复苏向好的态势,人民币资产仍是最坚挺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。
此消彼长之下,背后是中美经济增长强弱转换的缩影,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,远比很多人想象中要强得多。